我很明確的告訴大家,這個數字一點都不過分,如果你想用心去打造一個優秀的Landing Page的話,萬元只是剛剛開始。我先指導大家如何來打造這個金牌頁面,至於值不值這個錢,後面你自己慢慢計算。
打造完美 Landing Page 的 4 種元素
一個成功的 Landing Page,你需要融入 4 種元素:
- 理解
- 邏輯
- 保障
- 壓迫
你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將這4種元素完美的融合再一起。
理解
對客戶的絕對理解是首要的,讓客戶在進這個頁面后在第一時間意識到我們就是他要找的人。你需要的是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一句直擊客戶痛處的廣告語,或者是一張震撼人心的圖片。
你的USP是否夠和客戶一拍即合,優勢分點是否能解決客戶以前曾經遇到過的某些問題。
為了讓你深刻理解什麼叫震撼,我決定加入下面這張圖。
學會適當的放棄某些客戶,可以讓你的定位更加準確,讓那部分人更加感受到你的用心。你無法同時滿足甜咸黨對豆腐腦或者粽子的要求,做自己擅長的那些客戶。
要注意自己闡述的方式,永遠是站在客戶的角度的。我們為您做了哪些服務,而不是我們有提供哪些服務;我們的產品能幫您做什麼,解決什麼問題,而不是我們的產品會怎樣怎樣。即便是折扣優惠,也盡量表達成我們為您省錢。多站在對方角度和多使用第二人稱,能讓自己的網站更具親和力。
好吧,客戶是上帝,理解萬歲。問題是怎麼懂他們?
你要學會把自己當成客戶,做一次基礎的流程體驗,把流程走一遍。雖說「把自己當成客戶」是一種很好分析方式,但是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把客戶當成自己」。設計師和營銷人員通常會更了解客戶需要的是什麼,而這事通常不是他們說的算。在互聯網行業工作到了今天,我已經見過不計其數「一意孤行」的項目負責人和老闆。
角色模擬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手段,但是角色模擬到底該怎麼做?
我舉個例子,假設我現在是一個經營 在線教育平台 的公司,提供一個平台,讓有特別技能的用戶可以申請在上面成為老師,讓想學習的人可以在上面學習。
首先,你得知道你的產品的對象是什麼樣的人?
這是一種比較新穎的平台模式,大部分學生應該是10幾歲~40歲以下的中青年,他們喜歡嘗鮮,喜歡學習。
其次,你的產品是想解決這部分人群的什麼問題?
和別的教育平台不同的是,這個平台上的師資是開放式的,多元化的。它有能力滿足各種人的個性需求,幫一些有特殊需求的人找到合適的老師。比如:一些重肥胖者不想去健身房學習,一些特殊技能在當地找不到學校等等。
再者,這個人群對於你的產品最主要的顧慮是什麼?
開放式平台付的錢能否有所保障,能不能找到想要的學科,合適的老師,操作是否會很麻煩。如果能找到我想學的,錢也有保障,操作也不麻煩,那試試也沒什麼關係。不是么?
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來看一個實際的案例。(點開看大圖)
網站地址: http://takelessons.com/
當然,如果你的推斷分析能力比較差,我建議你採取兩個策略:一種是看看比較優秀的同行,他們在自己的Landing Page里想表達的是什麼;再有一種就是多跟不同類型的准客戶溝通,看看他們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為什麼不跟已成交的客戶溝通,他們不是更容易交流么?已成交的客戶多半是看上了你的產品或者你的公司現有的優勢,他的一些想法基本是跟你們公司現有的思路是一致的,交流多了你的思路無法拓寬。當然,如果你想維護好這些老客戶,鞏固自己現在想走的路,跟他們溝通也是不錯的選擇。
說了這麼多,只是想讓你理解你的客戶,並且將你想說的提煉出來給他們看。
邏輯
邏輯問題我在上一篇文章有稍微提過,Landing Page是需要遵循一定邏輯性的。B2B、或者單個產品的Landding Page一般是這麼一種邏輯:我們能為你做什麼—>為什麼選擇我們—>轉化(CTA)。
這個邏輯,沒什麼特別想說的,主要是希望大家不要用堆的方式來進行一個需要有邏輯的過程。一般頭跟尾不會出問題,中間容易出問題。
「為什麼選擇我們」裡面的元素比較多,比如解決問題的方式、企業優勢點、行業案例、合作經驗、客戶證言等等。要考慮清楚誰在前面誰在後面。
打個比方,你去市場買菜,肯定是先想知道菜新不新鮮,然後再了解價格合不合適。賣菜的要是一見到你就跟你說你們家隔壁張三也是找他買的,樓上那個李四也說他家賣的菜不錯,你肯定會有種想拍死他的念頭。
闡述的過程要滿足正常人的思維習慣,不要反人類,否則後果自付。
轉化環節最好在開頭和結束都放,B2B行業里有些人是想快速詢價的。我個人的建議是如果整個頁面幅度太長的話,最好將CTA做個頂部跟隨。不少網站喜歡隔一大段做一次轉化提醒,也是行的。畢竟每個人的G點都是不一樣的,你不知道何時會激活它,保證在任何時候他都能第一時間找到CTA。
保障
每一筆開銷都是一個風險,客戶和你做生意是一個冒險的過程,這時候他渴望得到保障。
為什麼更多的人願意選擇品牌產品,因為他們知道品牌產品在質量和服務上有保障。這這裡消費,我是安全的。
越是陌生的產品,客戶越是需要保障,比如一款他從沒接觸過的SAAS產品。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國外的SAAS網站上看到的退貨保障特別多,3天,7天,1個月甚至365天無條件退款,還有各種任意時間的按比例退款。
購買這類產品我是比較放心的,我退過,確實在時間內100%退款了,他們還會跟你說抱歉,產品沒辦法讓你滿意。相比大家接觸過比較多的淘寶退貨,我就不多說了。
退款保障你做不到?沒關係,很多公司都做不到,你需要的是一些能作為定心丸的案例。盡量選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和你服務過的在業內比較知名的客戶。你能跟這些客戶合作,那接其他客戶的case肯定沒問題。
客戶贈言也是一個給客戶保障的環節,盡量加入能體現自身公司優勢和降低客戶抵觸心態的言語,加入事件的代入感。比如發生了一件事情,你們公司是如何利用自身優勢替這個客戶處理的。這些內容可以是自己編寫的,但必須是你的公司能夠做到的。
視頻、錄音、客戶與員工、客戶與產品的合照,會讓這個過程看起來更真實一些。
壓迫
給完了保障,就要給壓迫了。你給了客戶足夠多的保障,讓他決定冒險了,這個時候你不能給他冷靜思考的機會,需要從後面推他一把。
轉化是一個求快的過程,「立即」、「馬上」是一些能給客戶帶來壓迫感的強暗示詞彙,同理還有「現在」、「只限今天」、「前100名」等等,配合上優惠策略,效果還是不錯的。
再有就是視覺壓迫,用來做CTA這個區域要是這個Landing Page裡面最凸顯的,背景盡量弄簡單明亮一點,輸入框和按鈕做出強色差,讓客戶想避都避不掉。
能在現場完成的事情盡量不要跳轉到下一個頁面去,比如下詢盤。B2C的話最好直接就跳轉的支付頁面,讓他完成支付。
總之,需要一鼓作氣。
按照上述所說,你已經可以做出一個像模像樣的Landing Page了。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了……
什麼?還不過癮?好吧,那我們談談接下來的事情。
Landing Page 需要優化,優化再優化
你已經有了一個能見人的Landing Page,但是離一個完美的Landing Page,還有很遠的距離。持續做好以下操作,你的Landing Page就可以接近真正的完美了:
降噪處理
原始的Landing Page我會盡量建議大家多做一些,盡量把頁面做得長一點,然後到這個環節我們來把前面做的不合適的元素去掉。
先多閱讀幾次,把多餘的環節去掉,就是那些你看起來感覺不順眼的地方。它們一般是一些干擾你最終目的的元素,比如你在Landing Page中展示了與這個頁面關係不大的其他產品之類的。找同事幫你反覆閱讀,弄清楚他們感覺不適的是哪些地方,並讓他們告訴你是為什麼?嘗試著改變這些元素。
一些元素的變更,比如一個複雜的環節,我會建議你用視頻來表現;圖標往往比子標題更具有說服力;用一些圖片去代替一些長文本,減少長文本在整個頁面中的比例等等。
如果是純粹的以轉化為目的的頁面,盡量不要放鏈接,除非不得已。如果放鏈接,也一定要做新窗口打開,不然你的一些努力就都白費了。
經常遇到的還有一種錯誤是,最後一版由於底部菜單太高,或者其他原因,導致排版不合理。你頁面拉到底的時候,CTA沒有在頁面的中心位置。這種設計也是比較失敗的。
在這個環節,你要做的就是去掉所有的干擾。減少噪點,提升中心目的。
流量跟蹤
說到Landing Page,就不得不提轉化漏斗。大家都知道漏斗層數越多,流失的客戶也就越多。Landing Page這種模式之所以流行,就是因為它將漏斗層數大幅度的縮減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對轉化進行跟蹤。大致是跟蹤以下幾個點:
- 各渠道流量的轉化率
- 各關鍵詞的轉化率
- 頁面內各個CTA的轉化率
這些數據幫助你對應的調整:
- 各渠道的資金投入分配
- 關鍵詞的選擇調整
- 各個CTA的設計調整
那麼,怎麼跟蹤?目前為止,最棒的流量跟蹤工具還是 Google Analytics 。GA的強大就在於即便你不會設置,它依然能夠告訴你非常多很有用的數據。如果會玩GA,那這個統計基本上可以覆蓋市面上所有統計軟體的功能。
關於GA,能講幾天幾夜,在這裡簡單的說下怎麼設置跟蹤Landing Page的效果。
先新建一個目標。
選擇你的轉化目標。
選擇目標類型,按照轉化的目的來分。
完善目標信息。
這樣一個Landing Page的數據跟蹤就做好了。
A-B測試
如果沒有網路這個東西,很多人這輩子都不可能知道,豆腐腦有甜咸之分,更不可能統計出到底是吃甜的人多還是吃鹹的人多。Ladning Page歸根到底是一種展示,在迷茫的時候想盡可能的滿足更大的用戶群體需求以獲取更大的多的利潤,這應該是一種的普遍想法。
你有辦法直接告訴我,是上面好還是下面好?
按鈕樣式,文字排版,顏色,資料填寫框在做還是在右,這些問題看似無關緊要(有很大一部分確實也無關緊要),但是經常能讓設計師跟你吵上一天。
A-B測試可以幫助你解決這類問題,對比兩種版面的效果來判斷究竟是哪個比較好。做A-B測試要滿足一個要求,除了你想對比的那個條件之外,其他條件都是一致的。換言之以下條件都必須是一致的:
- 流量的來源——包括選擇的渠道和關鍵詞,廣告投放的區域等等
- 測試的時間——包括時間點和時間長度
- 一樣的基準量——同樣的IP數
- 產品的屬性——價格、可選顏色等
這種測試必須建立在足夠多的用戶數上,才能看出結果,否則有可能得出片面的結論。為了少花時間,我建議選用一個有中等流量的渠道,太冷的經常測不出結果,太熱的又怕有所損失。
用GA做A/B測試的具體做法有兩種。
A方案 大致是這樣:
然後就等結果就OK了。物優天擇,優勝劣汰,這是可以減少爭論的好方法。因為在很多情況下,你會遇到A版本在CPC效果好,B版本在SNS效果好這種根本不可能爭論出來的結果,多版本測試、多頁面並存,可能才是最終的結果。
除了設置多目標之外,你也可以用 GA里的實驗功能 。
B方案 流程:
先創建實驗。
設置實驗的名字,配置目標。
設置你的A/B頁面,如果還有CDE,也可以統統設置進去。
把GA代碼放進實驗頁面里。
最後啟用這個實驗,就OK了。
運行一段時間后,你會得到一個類似下面這樣一個數據分析(抱歉,我沒有合適的數據做分享,這張圖是別的地方拿來的),各個版本的效果就顯而易見了。
反覆的測試、跟蹤、優化可以讓你的Landing Page離完美越來越近,這樣做出來的Landing Page應該有多少價值,你自己去衡量吧。
GA方面我不是專家,想了解更多,可以找他: 藍鯨的網站分析筆記 。
今天就寫到這裡吧……
什麼?還不知足?好吧,那麼接下來是福利時間。
傳說中的福利時間
以下內容是一些偷懶型的行為,幫助基礎薄弱的人快速創建出他們想要的Landing Page。要走高大上路線的,可以跳過這個部分。
模仿
天生的設計師,是有的。這種能力在年幼時就會覺醒,比如看過的東西能夠憑印象畫出來,還畫的有板有眼。如果你到了能看懂這篇文章的年齡,這種能力還沒覺醒,那你基本不可能是這方面的天才了。你需要通過努力來成為這方面的高手,設計能力成長最快的方式,應該是模仿。
這個是我模仿前面我說的某個網站的頁面,我不告訴你,你肯定不知道這個是模仿的。
模仿要注意一點要點:
- 該仿的東西仿,不該仿的東西不要仿。比方說,結構、字體、配色這些可以仿,不要把人家的品牌思路和廣告思路也仿進去,不一定適合你。
- 同行之間最好不要仿,特別是知名的同行更是不能仿,同行之間的模仿叫山寨。
- 把有能力換的都換掉,自己有能力做改變的部分,全部改掉,做出你和被仿頁面的差異性。
- 學會組合式的模仿,同時看5~6個你覺得設計不錯的Landing Page,對他們進行組合。比如A的CTA,B的banner,C的客戶贈言,D的菜單……這樣做出來的頁面,可以認為是原創的了。
- 一般人我不告訴他,模仿頂級IT行業網站備用。 很多大型IT企業的官方網站,基本上是2~3個月一變的,而且他們的頁面設計都比其他行業的水平會更高。比如 三星的官網 ,我就模仿過,現在你已經找不到是模仿它哪個時候的版本了。
多看,多仿,多做,不斷對比數據,成長還是比較快的。
快速生成工具
如果說你在設計方面完全是0基礎,那還是借助工具吧。
generator
generator 是一個純Landing Page的工具,支付費用是一次性的。它是 designmodo 開發的一個工具,這是一家知名的設計公司。
這個工具對Landing Page進行了組件拆分,每個部分都提供了非常多的樣式,大家可以自行組合出自己喜歡的Landing Page,然後再導出代碼。
這個工具比較適合有一定代碼基礎的人使用。designmodo的設計,我個人還是比較推崇的。
instapage
instapage 是一個專門處理Landing Page的工具,自帶設計、數據跟蹤分析、A/B測試、熱力圖等功能。功能上比較齊全,價格自然也是比較貴的,需要按月付費,有多種不同價位的服務,大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
熱力圖
熱力圖可以幫你更了解一些細節的信息,比如用戶對Landing Page上哪些文本、圖片或者是鏈接的關注程度更高,有助於你進一步明確客戶的需求。
crazyegg
熱力圖工具,首推的就是 crazyegg 了,功能比較多,口碑也還不錯。它能讓你看到網站的熱點效果,就像下面這張圖。
CNZZ 也在搞熱力圖,我使用過,感覺簡直不忍直視,位置總感覺對不準。比較早的時候試用的了,現在不知道改善了沒有。國產的工具還是比較坑的。
測速工具
有時候轉化率低不是因為你的Landing Page沒做好,而是網頁的打開速度太慢了。原因的可能性是很多的,比如頁面沒壓縮,或者下載的某個插件引用了某個遠程JS等等。
webpagetest
webpagetest 是一個不錯的免費測速工具,使用也很簡單,輸入網址,選擇想測試的訪問區域以及瀏覽器就可以了。
測速的結果相當詳細,你可以看到每個環節、每個響應、每個文件下載,所花的時間,然後做出對應的處理策略。
quicksprout
quicksprout 是一個網頁算分工具,會綜合SEO、訪問速度、SNS等信息給一個網站進行打分。大家可以在測速之餘順帶看看自己的Langing Page的SEO做得怎樣。
使用上蠻簡單的,網址敲進去等結果就行了。而且可以同時對比多個頁面。
原文轉自: 如何打造价值上万元的Landing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