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針對用戶體驗地圖的製作和應用過程進行梳理,作為一次知識分享,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本文閱讀預估時長10-15分鐘。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文章的內容有哪些:
一、關於用戶體驗地圖
1.1用戶體驗地圖是什麼?
用戶體驗地圖(User Experience Map,也叫User/Customer Journey Map),是用戶增長策略體系的一部分,也是產品優化的重要工具。
它從用戶視角了解產品流程,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用戶的痛點、發現產品存在問題的階段,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優化,因此它更適用於產品從1-∞的階段。
用戶體驗地圖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用戶使用場景,包括用戶和用戶目標;
(2)用戶實現目標的行為、接觸點、想法和情緒;
(3)用戶操作中的痛點、機會點以及爽點,為產品改版提供依據。
1.2用戶體驗地圖的作用
(1)避免拍腦袋做決定,將公司視角從內部轉向外部:
工作中,是否經常在沒有進行用戶調研、數據分析的情況下,就開始對產品盲目進行改版迭代,費時費力最終數據卻沒有提升,正所謂“一波操作猛如虎,一看戰績0-5 ” 。
通過聚焦用戶的行為、想法和感受,結合定性(用戶訪談)與定量(問卷調查)數據分析的結果,傾聽用戶內心最真實的聲音,繪製用戶體驗地圖,為科學改版提供有力的依據。
(2)打破局面,創造共同視角:
在團隊中,由於職位角色不同,背負的KPI也不盡相同,關注點終究會有所偏差。在這種多角色易衝突的環境下,想要做一個人人認同並全力以赴的決策,很難。
用戶體驗地圖便成為跨部門交流和協作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工具,團隊各個成員親自訪談用戶,參與到體驗地圖中來,打破局面,同理心的去看待用戶痛點,充分的達成共識。
1.3如何繪製用戶體驗地圖
用戶體驗地圖分以下五步:
二、繪製用戶體驗地圖(以12306購票流程為例)
2.1明確用戶
(1)蒐集用戶數據
利用網上的二手資料,做桌面研究。例如:百度指數、艾瑞研究等。根據桌面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
(2)根據數據統計結果得出用戶畫像(幫助產品研發團隊更好的了解目標用戶):
(3)為什麼要先蒐集用戶數據?
a.幫助選擇用戶訪談的對象,確定訪談對象的社會屬性
b.幫助問卷樣本的選擇,盡量保證樣本覆蓋目標群體中各類型的用戶
c.幫助了解用戶在產品體驗上的偏好
2.2制定使用場景
假設XX先生今天接到公司通知,需要明天上午10點前趕到南京與客戶見面溝通項目進度,請他在12306預定從上海到南京的火車票。
2.3用戶行為(用戶訪談/問卷調查)
(1)定性地說:面對面訪談
確定好目標用戶和使用場景後,我們招募了5名訪談對象,通過觀察用戶實際操作購票流程,以及用戶對各個頁面的使用感受,得出:用戶在查詢列車車次詳情和提交訂單的頁面,存在卡點。
tips:全程記錄用戶操作過程中的表情/動作,能更直觀的發現問題。 (有條件的話,也可用視頻記錄全過程)
(2)定量地說:問卷調查
將面對面訪談中出現的產品問題,進行匯總整理,融入到調查問卷中,進而驗證產品痛點。
經過數據統計得出:用戶對列車車次詳情頁面中各個內容的關注程度,包括購票方式、功能使用頻率及關注順序,為後續界面改版埋下伏筆。問卷調查能有效避免訪談用戶的局限性。
tips:設置問卷問題時需注意:
a.開放式問題和封閉式問題交叉使用,以開放式問題為主,封閉式問題用於補充追問。
b.避免:需要深度思考後才能回答的問題;明知故問的常識問題;可能會損壞用戶形象的問題。
2.4整理並輸出訪談內容
從目標用戶訪談的過程中,發現其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而找出產品所存在的痛點和機會點。
2.5用戶體驗地圖繪製
結合用戶使用場景和輸出的訪談結果(用戶行為、接觸點、想法、痛點和情緒等)來繪製用戶體驗地圖。
從用戶訪談中收集用戶在每個環節,體驗任務流程中所產生的情緒高低值,並把它們連成情緒曲線,可以更直觀的體現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情緒變化。
製作一張實用性強的用戶體驗地圖,可以幫助我們梳理用戶每個行為背後的痛點及產品的機會點。以此,可以更好的去改版優化我們的產品。
三、用戶體驗地圖在改版中的應用
3.1根據用戶痛點,確認改版方向
收集和提煉出用戶在列表頁使用中的情緒:
總結出列表頁存在的問題:
確認改版方向:
3.2競品分析
通過競品分析得出當前產品是否存在功能缺失:
3.3情緒板分析
通過情緒板分析推導產品的主色/輔助色以及設計細節
3.4原型輸出
關於列表流展示形式的思考:
框架整理:
3.5改版結果輸出
列表頁改版前後對比:
四、項目沉澱
以下是在運用用戶體驗地圖進行界面改版中,團隊內部困惑及答疑的沉澱:
Ending :希望這篇文章能對正在閱讀的你有一定的幫助!輸出不易,動動發財的小手,點個贊👍👍👍吧!
<!--
-->